Scenes from the 2005 Hurricane Katrina in Louisiana

(SeaPRwire) –   灾难曾被认为是“天灾”——其破坏性悲剧性地不可避免。

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发生后,全世界目睹了一场“人祸”的展开。尽管飓风本身是自然事件,但其影响——摧毁或严重破坏了超过100万户住宅,造成人员流离失所,并在路易斯安那州造成至少986人死亡——却并非如此。然而,尽管困难重重,新奥尔良仍显示出它有望成为气候韧性创新和跨部门解决方案的灯塔,即便联邦政府在灾害管理方面的做法正在倒退。

8月29日标志着卡特里娜飓风摧毁墨西哥湾沿岸20周年。因此,我和我的团队一直在研究新奥尔良都会区的韧性,反思卡特里娜飓风发生以来的二十年恢复和进展。

新奥尔良在重组机构和发展更多样化、更具创业精神的经济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该都会区已投资建设新的堤坝,并对防洪及其他市政水利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从而降低了许多社区的洪水风险。该市还大幅提高了中等教育和互联网普及率至全国平均水平,并促进了包括医疗保健和表演艺术在内的新兴产业的发展。

所有这些改进都有助于使新奥尔良作为一个城市和一个社区更具韧性。

卡特里娜飓风最重要的教训

这并不是说该地区不再面临重大挑战。新奥尔良当然并不完美——特别是,该都会区对所有人来说仍然不够负担得起或不够安全。贫困率仍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就业和工资增长缓慢,许多居民仍面临石化精炼带来的健康负担,种族和收入层面的财富不平等依然显著。

重要的是,这些挑战不应被视为徒劳无功。它们提供了一个与居民合作的机会,以重新构想该都会区如何在一个不稳定的气候中支持社区繁荣发展。

然而,与2005年不同的是,我们对近期灾难的国家应对措施正在使我们倒退,并在此过程中使美国人变得不那么安全。卡特里娜飓风曾促使我国灾害管理系统发生重大变化,将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提升至内阁级别,并更加重视在灾害响应中针对社会脆弱性;而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则包括削减了获取天气和气候数据、气象学家以及建设韧性的资源。我们正危险地滑向卡特里娜飓风发生前的那种旧有叙事:灾难是悲剧但例行的现实,将其影响最小化是个人责任而非政府职能。

如今,与2005年一样,灾难的非自然性就在我们眼前:龙卷风席卷圣路易斯低收入、以黑人为主的社区后,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延迟了灾难声明;洪水席卷德克萨斯州中部后,官员们忽视了幸存者的求助电话;以及在洛杉矶火灾后,围绕水资源获取的争议而非幸存者的需求占据了中心位置。

似乎我们未能吸取卡特里娜飓风最重要的教训。是的,卡特里娜是自然事件,但其影响绝非如此。风暴最严重的影响并非仅仅由居住在飓风直接路径上的居民承担,而是由那些已经承受其他社会和经济挑战的人群承担,例如没有保险的人、租赁住房不稳定的人、贫困家庭以及健康状况不佳的人。

这些因素加深了灾难的影响,并延长了恢复过程。

如何建立韧性

在许多方面,我们对新奥尔良都会区的调查是美国城乡社区建设韧性的一个案例研究。在过去的20年里,气候确实发生了变化。

如今,越来越多的地区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的社区面临更大风险。

而且这些社区,在很大程度上,在社会和经济上也更加脆弱。从宏观经济层面看,收入不平等加剧了,贫困和租赁住房不稳定增加了,而像黑白财富差距这样的种族平等指标方面的进展停滞不前了。

韧性是美国各地社区在我们日益不稳定的时代应该追求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的核心可能正如你所想象的:一个家庭或社区在遭受飓风或经济衰退等冲击后恢复过来的能力。

但它不止于此。韧性关乎系统及其相互作用——包括地方经济和就业市场、社区组织和公民安全网,甚至湿地等生态系统。这些系统之间的关系——它们是否能积极地相互放大作用——通过创建一系列的保障机制来决定一个地区的韧性。

然而,韧性最重要的方面是学习和转型的能力。一个真正有韧性的社区是那种能够培养永久性降低灾害风险能力,而不仅仅是恢复到灾前状态的社区。实现这种适应需要系统性变革,包括制定新的社会和经济政策,以降低家庭成本并巩固基本服务的可及性。

卡特里娜飓风的影响具有前所未有的深度不平等,生动地揭示了包括种族和收入在内的不平等如何放大灾害影响并塑造灾害响应和恢复过程。新奥尔良此后对韧性的投入方式,可以为美国其他易受灾城市如何为气候变化正在加剧的极端天气和灾害做准备,提供一个亟需的提醒。

本文由第三方内容提供商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对此不作任何保证或陈述。

分类: 头条新闻,日常新闻

SeaPRwire为公司和机构提供全球新闻稿发布,覆盖超过6,500个媒体库、86,000名编辑和记者,以及350万以上终端桌面和手机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韩、法、俄、印尼、马来、越南、中文等多种语言新闻稿发布。

Last modified: August 28, 2025